
近期,国际目光聚焦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爆发的边境冲突。从表面来看,这场冲突来得颇为突然且激烈,双方军队在边境交火,战况惨烈。巴基斯坦通报称,有23名士兵阵亡、29人受伤,还消灭了超过200名塔利班成员及其附属恐怖分子;阿富汗方面则称打死58名巴基斯坦士兵,占领多个哨所。这是塔利班重新掌权后两国间最为激烈的一次冲突,而在这背后,实则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启兴网,印度的影子若隐若现。
从巴基斯坦目前的对外关系格局分析,其与中美两国的相处态势总体较为平稳。中国与巴基斯坦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广泛的合作基础,中巴经济走廊等一系列合作项目稳步推进,中国不会无端给巴基斯坦制造麻烦。美国虽与巴基斯坦关系时有起伏,但当下也没有颠覆巴基斯坦政权的必要动机。而且,以美国一贯的行事手法,更多倾向于采用内部渗透、颠覆等较为隐蔽的方式,而非直接鼓动两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。所以,从外部因素考量,阿富汗采取此次针对巴基斯坦的举措,最大可能是受到了印度的怂恿。 当下,阿富汗塔利班的处境着实艰难。在内外政策方面,阿富汗未能赢得中国大规模的投资支持,在国际舞台上也未能有效打开活动空间,国际影响力有限。在这样的困境下,印度似乎成了阿富汗塔利班眼中唯一的“救命稻草”。 然而,印度自身的军事实力在面对巴基斯坦时都略显不足,阿富汗塔利班寄希望于借助印度力量与巴基斯坦对抗,其实际效果不禁令人怀疑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这场冲突或许只是印度为了泄私愤而推动的一场闹剧。
深入探究此次冲突的根源,不得不提及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复杂的历史经纬和地缘政治矛盾。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曾被认为有兄弟之谊,当年塔利班的崛起离不开巴基斯坦的支持,但如今塔利班掌权后的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龃龉不断。 其中,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关系更是剪不断理还乱。阿塔宣称自己是政治军事组织,禁止利用阿富汗领土威胁他国,但巴基斯坦认为巴塔的猖獗背后有阿塔的包庇,因为大量巴塔恐怖分子藏身阿富汗。这种矛盾在美军撤离阿富汗后逐渐凸显,双方冲突不断升级。 此次冲突的直接导火索与阿富汗外长穆塔基对印度的访问密切相关。10月9日,穆塔基开启对印度为期一周的访问,10月10日,印度外交部长宣布印度与阿富汗恢复全面外交关系,重新开放印度驻阿富汗大使馆。这一举措对于巴基斯坦而言,是难以接受的。
在加尼政府时期,阿富汗接受印度大量援助,印度在阿富汗的外交存在甚至超过美国,且印度情报机构利用这一便利,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,任何国家都不应被无端指控与恐怖组织有不当关联,同时,各国都应坚决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,维护地区和平稳定。 在巴基斯坦,恐怖分子制造袭击后,常将阿富汗作为藏身之处。巴基斯坦方面曾多次表示,其境内发生的恐怖活动背后有“外国敌对势力相关机构”在推动,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国家,但大家都清楚所指方向。近期,阿富汗与印度关系走近,特别是在双方联合声明中,涉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归属以及对恐怖主义责任界定等内容的表态,让巴基斯坦感到非常不满和愤怒。
尽管目前战事在沙特和卡塔尔的斡旋下暂时平息,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多方矛盾交织的南亚地区,仍存在爆发战争的风险。一些势力并不希望看到巴阿保持和平,印度媒体甚至呼吁印度帮助阿富汗军建立防御系统对抗巴基斯坦。巴基斯坦此次动手,其中一个主要用意就是警告阿富汗不要重蹈加尼政权的覆辙,不要盲目依赖印度。
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